国学解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解读
《论语》解读452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9日 信息来源:超级管理员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翻译】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就是仁了。”子张问:“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则会取得功绩,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解读

孔子重视求仁,他门下的弟子也致力于求仁,如樊迟、颜渊、仲弓、司马牛,以及本章提到的子张,都曾向孔子问过如何行仁。针对子张问仁,孔子的回答是,必须要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才能算作仁者。恭、宽、信、敏、惠,现在我们理解起来就是恭敬、宽容、诚信、勤敏、慈惠。这五点代表着道德修养的五个方面,如果能切实要求自己行此五者,就可以成为仁者。

004.jpg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东营观音寺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南二路龙悦湖(天鹅湖)观音寺
E-mail:dygys@126.com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2024127843号 技术支持:东营飞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