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饭后,印尚师父邀请我一起出去走走,我欣然应允,我们师徒二人一边聊着天一边顺着寺院外的小路往外走着。
跟着师父经行,其实我们师徒二人并不是漫无边际的拉呱聊天,更多的是我借助这次难得的机会向师父请教修行上的困惑。这一次谈的更多是外出参学方面的事情。师父长叹一声,说道:“说起参学,我感慨颇深,最初的参学源自于《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善财童子,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最后参访的一位善知识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最后圆满佛道,成为参学的典范。后来很多出家人出家后,陆续外出参学,希望借助参学广研博览,增进道业。初衷是好的,但现在不同了,网络发达,学什么都学的到,有时候出家人外出参学,人生地不熟,去了一个新地方先要去适应,未必就是好事。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出去参学,也未必能参到真正的善知识,解放前倓虚法师在青岛湛山寺为了解决僧众学习佛法过程中的困惑,发明了坐地参方的办法,就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把许多高僧大德请过来讲经说法,既解决了僧众的学习需求,又解决了僧众的鞍马劳顿,可谓一举两得,效果很好。”
师父沉思了一下,接着说:“倓虚法师在回忆里曾讲,当年曾把弘一大师请到湛山寺讲戒律。后来又把慈舟法师请到湛山寺,开讲《四分律戒本》、《比丘戒相》,并提倡结夏安居,湛山教风为之丕变。后来曾想把印光大师请来讲净土经典,但是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开始,来去不方便,只好作罢。几年前圆寂的梦参老和尚就是当年礼请弘一大师来青岛的邀请人和见证人之一。”
师父接着讲;“就拿梦参老和尚来说,他老人家修行一生,很不简单,成就很大,成为国内外有名的高僧大德,他取得这么的成就,很大原因就是一直追随倓虚法师潜心学法的缘故。倓虚法师也曾在谛闲大师门下学习三年,圆满后再到北方弘法,成为有名的天台宗祖师。”
我问师父;“师父,你看宽行法师就一直追随你,我印象中好像基本没有离开过观音寺,现在修行也不错了。”
“是啊,是啊”,师父接过话茬,“宽行法师2014年来到观音寺,差不多十年了,期间也出去参过学,但很快就回来了,现在修的非常好,既能够讲经说法,梵呗乐器也都能拿的出手,对他的修行我很满意!”师父说到这里,微微一笑,看得出,印尚师父对宽行法师的潜心修行很是满意。
师父最后说:“修行啊,一定要有耐心,一定不要好高骛远,心安之处是故乡。我感觉长期驻锡一个道场要远比到处跑好的多,真要出去参学,也一定要把所在道场的优良道风学的差不多了才行,要不然,跑来跑去,自己没有了耐心,成就也不大,还耽误了时间,多么可惜!”
师父的话句句在理,我频频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