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萃香
当前位置:首页 > 雨花萃香
达摩祖师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31日 信息来源:超级管理员
      据《百丈清规》记载:当魏孝明太和十年也。(达摩祖师)万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至太和十九年丙辰岁十月五日端居而逝。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葬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唐谥圆觉大师。塔曰空观。

        ·拈花一笑  正法眼藏 ·

       二千五百年前,灵山一会,大梵天王供养释迦牟尼佛一朵金色钵罗花,佛陀拈花,意态安详,却一言不发。众人皆不明所以,唯独迦叶尊者微微一笑。释迦牟尼佛当即对迦叶尊者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即付嘱于汝。汝能护持,相续不断。”这“拈花一笑”,从西到东,演化出了一个在如今的末法时代里,最具生命力的佛学宗派——禅宗。达摩祖师即菩提达摩,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师从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出家。自释迦牟尼佛与迦叶尊者拈花一笑之后,传至菩提达摩大师。师父为他起名菩提达摩,就是通晓诸法的意思。他请教师父:“我既已得法,当去什么地方弘扬呢?”师父指点说:“待我入灭67年以后,当往震旦,设大法药,直接上根。”震旦,即是现在的中国,以禅法接引上根利器的修行人。达摩尊从师教,勤恳服侍。般若多罗圆寂后,他与二十七祖的另一位弟子佛大先一起,留在本国,弘扬佛法,被人称为“二甘露门”。

      · 达摩东渡 ·  

        般若多罗圆寂67年后,到中国去的机缘成熟了。达摩在师父般若多罗的塔前辞行,泛舟东渡,历经三年,抵达中国南海,即今天的广州。历经一千五百年,多少楼台烟雨中,许多记载已经湮灭,但达摩东渡后的事迹,已经在人们心中,逐渐演化成了一段传奇。达摩初到中华大地时,在当时的汉地佛教界,并没有立即引起巨大影响。而是像播下一颗种子那样,一天天茁壮繁衍起来,这才有了后世的中国禅宗。

      · 无相功德 ·  
 
      达摩东渡,恰是崇佛的梁武帝在位时期。梁武帝得知有这么一位天竺僧达摩的到来,就遣使持诏将他迎至当时的国都建业(今南京)。双方见面后,梁武帝不无自得地问道:“我自即位以来,写经、造寺、度僧无数,功德如何?”却见达摩淡淡回答:“没有功德可言!”被浇了一盆冷水的梁武帝不信:“怎么会没有功德呢?”达摩说:“这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梁武帝追问:“什么是真功德?”达摩答:“真正功德是净智妙圆,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用世俗的方法求得的。”梁武帝瞬间怼上了:“那请问,世上有没有佛的存在呢?”达摩祖师答:“没有!”梁武帝再问:“坐在我对面的是谁?”达摩答:“不知道!”    

      几番对答下来,梁武帝难免有些恼怒,显然还不能领悟。两人机缘不契,这场见面不欢而散。后来,梁武帝结识了志公大师,谈起了与达摩的之番对话。志公大师从旁点拨:“达摩没说错,本来是有功德的,老是挂在嘴上,要人称赞,就是刻意贪求功德,功过相抵,那不就是没有了。”志公大师又说:“佛本就不是固定的形式,佛就存在心中,既然您还在怀疑有没有佛的存在,心中自是无佛”。这下,梁武帝才有所悔悟。

      · 一苇渡江 ·  

       达摩走后,梁武帝有所醒悟,派人想要追回达摩。在江边,达摩见有人赶来,随手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北上。
另有一版本,传说是神光法师(即后来的二祖慧可)意欲向达摩求法,紧紧追赶而来之时,达摩一苇渡江。后世许多的文人,都先后根据这个典故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达摩,作为中国禅宗的始祖,也成为了佛教艺术题材的重要人物。

       · 九年面壁 ·  
 
       达摩游历中土之时,曾在嵩洛地区云游参访。不知哪一日起,在少室山后山的五乳峰上,达摩择洞禅居,经年累月的面壁修行起来。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他几乎从不开口,更不与人往来。人们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都称他为“壁观婆罗门”。有人说,达摩的观壁坐禅源于古印度,壁观也可能是“凝心、安心、住心”的譬喻;也有人说,那是在等待有缘人。确实,那位或许曾在江边追苦的神光法师坚守洞外数年。即便在寒冷冬季,达摩观壁多久,他就侍立多久。终于,达摩祖师决定传法于他,后世称为二祖慧可。《续高僧传》中记载:“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授可曰: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 只履西归 ·  

       关于达摩祖师的归宿也是众说不一。一种说法是,在汉地传道时,遭遇五次投毒加害都被识破,但第六次时自觉教化因缘已尽,也已有了传人,便不再自救,示现入灭,并安葬于熊耳山。未料想到,三年后,北魏使臣宋云出使西域,回来的路上在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遇到达摩,还见他手里提着一只鞋。宋云问:“大师哪里去?”达摩回:“西天去”。回来后,宋云禀报此事,达摩的弟子们开棺一看,原来是空的。
 
         · 一花五叶 ·  

        达摩祖师可不只是会面壁禅坐,据记载,他学问渊博,既为有部宗匠,又精通大乘两派宗义,三藏五明,无不博通。但是,他传授的禅法却极为朴实简练,由他开始的禅法堪称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革命。经过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代代衣钵传承,得遇六祖惠能现世后,禅宗一脉高僧辈出。最终,一花开五叶,形成了沩仰宗、临济宗、云门宗、曹洞宗、法眼宗这五大禅门宗派。据传,达摩祖师传法给二祖慧可时,曾有一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一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汉地寺院大部分都是出自这“五叶”。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东营观音寺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南二路龙悦湖(天鹅湖)观音寺
E-mail:dygys@126.com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2024127843号 技术支持:东营飞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