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萃香
当前位置:首页 > 雨花萃香
可靠的满足感从哪里来?贪大求奢,并非正道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5日 信息来源:超级管理员

缘 起


近期

全国宗教界共同发出崇俭戒奢的倡议

倡导传统美德,反对不良风气;

倡导环保实用,反对贪大求奢;

倡导修身养德,反对奢靡之风;

倡导简约适度,反对铺张浪费。

东营天鹅湖观音寺也再次倡议四众弟子

不忘传统,厉行节俭,惜福培慧

      虚云老和尚教导弟子“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惜福不止在节水节电上,而在珍惜一切诸资生具。尤其是衣食住行上,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的纸巾,而多用手帕、抹布等。一张张纸巾看似微不足道,养成减少使用纸巾的习惯,日积月累也能保护不少树木免被砍伐。此外,做好垃圾分类,让被丢弃的材料有再次服务人间的机会。再者,减少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而选择可自然降解的其他材料,减少地球的负担。古来高僧大德是如何惜福的?虚云老和尚有件长衫,不论冬夏都装在身上。冬天天冷时,就再加件棉衣穿着。假如衣服破了就再补,是件名副其实的“百衲衣”。弘一法师出家前来自大户人家,衣食不愁;出家后却用一块破旧的毛巾洗脸,且心满意足。一次,老友夏丏尊来拜访他时,看到弘一法师的旧毛巾,想拿块新的毛巾给他用,却被弘一大师拒绝“还是旧的好用”。崇俭戒奢是中华传统美德。白居易曾道:“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凭君回首向南望,汉文葬在霸陵原。”反对贪大求奢,即是为自己、为眷属、为后人培福。唐代高僧沩山禅师曾开示:“少求俭用,免逼迫于心田;知足除贪,播馨香于异地。”节俭、除贪、少欲、知足,若能做到这几点,烦恼自然就少了。禅宗有个著名的公案。唐代灵祐禅师在石霜禅师晒米时,捡起地上散落的米粒,提醒他不要小看一粒米,因为百千万粒米,都是从一粒米中生出来的。这个故事除了教我们珍惜粮食,也提醒我们,不要小看一点贪心,因为百千万点贪心都从一点贪念中油然而生。

古人说

“华屋万间,夜卧不过五尺”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可靠的满足感

并非来自广厦千万间而我独享

而是源于功德虚空量普皆回向

愿你拥有真正富足的精神世界

知足常乐,少欲少恼

心如虚空,量周法界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东营观音寺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南二路龙悦湖(天鹅湖)观音寺
E-mail:dygys@126.com 网站备案编号:鲁ICP备2024127843号 技术支持:东营飞达科技